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> 第 224 章 番外四

第 223 章 番外三

作品: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作者:张佳音 分类:历史军事 字数:174万 更新时间:2023-12-21 19:58:17

火车要坐两天两夜,赵棉帮他们提前买了卧铺票,傅杭一上火车就提出由他守夜看行李,然后就开始忙活,来来回回地打热水,水杯、热水袋、热饭盒……

他很有风度,连带着庄兰都一起照顾。

赵柯胳膊支在桌上,含笑托着下巴,随他去弄。

但庄兰不好意思大喇喇地接受傅知青这种细致入微的照顾,拿起自个儿的水壶,“我自己打……”

傅杭抬手阻拦,淡定地说:“你陪她说话吧。”

庄兰:“……”

这就是三人行,电灯泡的作用吗?

傅杭伸手,“给我吧。”

庄兰机械地递上水壶,机械地道谢。

之前的一段路,赵柯和庄兰就什么都不用管,傅杭总会提前包办所有的事情。

庄兰那时候就发现他们之间的气氛好像又有了些微妙的变化,相处时更加松弛,有时候不说话,一个眼神一个动作,全透着默契。

他们,确切地说是傅知青,倒是没有忽视庄兰,但他的眼神实在有些旁若无人。

庄兰总觉得她不应该在车里,但又不舍得错过两个人的互动,一直悄悄拿眼睛兴奋地打量。

但赵柯和傅杭除了偶尔交谈,大多数时间都书不离手,各自做着各自的事儿。

有人谈追求,仿若空谈,有人谈追求,步步践行。

庄兰渐渐也沉下心,拿出书,安静地看着。

而火车上,有许许多多上大学或者返城的知青,满怀对未来的期望,踏上新的征程。

·

赵柯大学的第一年,也是教育恢复秩序的第一年,所有学生无比珍惜着重新进入校园的机会,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。

年中,为了补充和吸纳更多的人才入高校,仅仅间隔半年,第二次高考再次举办。

赵柯临走之前,一直在强调,学习不能因为一时的失意而停止,公社也一直在推动各个大队积极地学习知识。

公社不断地激励和督促,上一次高考落榜的青年们在这一次的高考中,取得了更好的成绩,整个双山公社考上的学生比去年还多了两人,每个大队都有至少三人考上。

而赵村儿大队今年考上了五个,王老三、潘翠莲夫妻,杨菲,余三舅家的小儿子余峰以及二姑赵莲花的儿子刘海乔。

教育的成功,同样是双山公社的政绩,也是赵柯的政绩。

但同时,双山公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——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失造成的劳动力不足,使得双山公社迫切需要作出改变。

赵柯身上有双重压力,一方面是公社,一方面是学业。

人说出名要趁早,相当有道理,可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。

很多同学见到赵柯后,都说曾经受到了她的鼓励,同学们对她的关注度尤为高,对她的期待也会更高。

然而赵柯的智力只是平常,在这所天才云集的学校,头脑实在不算出众,完全没有钻研学术的天赋,需要付出十分的专注和努力,才能在这个顶尖、大型竞技场中保持一个相对优秀的成绩。

不像傅杭,他进入到顶尖高等学府,学业压力和同学之间良性的竞争反倒刺激他的大脑,完全是如鱼得水,飞速地进步,只半年就受到了院系教授的关注,提前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。

头半年傅杭学习的方向,还延续着小时候炸飞宇宙的梦想,保持着周周见赵柯一面的频率,半年之后,他机缘巧合之下,突然有了新的追求方向,开始准备转专业,和赵柯见面的频率骤降。

庄兰等人也都在大学中融入得很好。

一般人面对赵柯这种情况,很容易有落差感,进而心态失衡。

赵柯能接受落差,也能接受平庸,但确实在入学初期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。

好在赵柯不是钻牛角尖儿的人,她善于思考,善于调整自己,善于权衡轻重,很快就找到了适合她的节奏。

赵柯毕业后的方向已经固定,所以她在大学学习的目标不是学术,只要她心态放平,那么对学业的标准也可以稍稍放低一点,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拓眼界,去增加知识储备,去和更多的人交流,增长见识,积极实践,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……为她当下公社的工作提供帮助,为未来的工作作出准备。

赵柯给自己做了详细的计划,一步一步地进行,随时随势调整。

她一放长假,学校的事儿结束,立马返回公社。由于频繁的工作电话交流,赵柯对公社工作的参与度极其高,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到公社的工作中,衔接毫无滞涩。

而赵柯暑假期间,赵芸芸和陈三儿完婚,两个人和和美美地过起小日子。

赵柯寒假期间,双山公社开大会,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年终总结。

这一年,双山公社为了弥补劳动力缺失,又增添了二十辆农机。

这一年,双山公社养猪场的规模扩大,饲料厂合理配置,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。

这一年,是赵柯当上双山公社书记的第二年,双山公社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初步道路。

这一年,赵柯承诺赵村儿大队的砖房,开始建造,到年底卫生所、供销社和大队部办公室建成,赵村儿大队成为附近几个大队的中心。

同时,以双山公社为中心网点,以拥有养猪场的大队为二级网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,更多的资源优先供给二级网点大队,由他们带动其他大队的发展。

·

赵柯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三年,很多学生随着学业的深入,对未来更加清晰,相应的,也有很多人陷入到更深的迷茫之中。

去年,大家彼此陌生,不管是师生还是同学,学校和学院有一些活动,大家会下意识找相对熟悉并且他们认为相对有能力的赵柯。

赵柯有些活动推不掉也不好推,她甚至还当上了班长,当然有一些好处,但事情太多,确实也给学业上增加了一些负担。

今年有别于大学第一年,大家经过磨合,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。

确切地说,是赵柯对学校和同学们都熟悉了。

这所学校并没有其他双山公社来的学生,所以老师和学生们无从了解赵柯的作风。

赵柯学业上不是拔尖的,但她可是从基层锤炼出来的,是搞事情一等一的好手,一个公社的事务都能管,一个班级,难道还调理不明白吗?如果不行,赵柯自个儿都得反省。

赵柯有的是耐心,花了一年的时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亲切有能力的形象,第二年开始,她平衡、处理公社的工作和学校的学业、班级学院的事务就变得游刃有余。

而且赵柯热衷于社交,人脉广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。

她能给同级学生建立起联系,还能通过相熟的人跨院跨学校,甚至辐射到社会上。

这代表着谁有事儿,找她都能提供一些帮助,联系就会越来越深,而这个人脉网,是由她一手建立起来的。

但赵柯在学校也并不是得每一个人喜欢,有不少人觉得她圆滑、世故、爱钻营、名不副实,更多的人不相信她还会回双山公社,还会踏实地干基层。

赵柯并不以此为耻,也不去辩解。

她已经过了反复纠结、摇摆不定的时期,她很坚定地认为,她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,别人的看法不重要,她也不会在大是大非上落人话柄。

更何况赵柯跟人结交的时候很坦荡,四海之内皆同志,功利性没那么强。

赵柯只是发挥长处,只是偶尔充当一下知心姐姐,偶尔鼓励鼓励失意青年,偶尔调动调动同学们进步的积极性和热情……

学校也是一个集体,大家互帮互助、团结有爱,更好地成长为新一代的中流砥柱,不好吗?

人脉确实会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派上用场,但她也会成为别人的人脉,这本来就是双向的。

她也没打算拐几个天才回公社,多少有点儿大材小用。

她要是有这个想法,知青们离开的时候,她大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鼓动他们学业有成再回来,那不是更方便。

赵柯没那么做,因为没必要。

集体的成功不是靠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努力,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,所以双山公社的发展,靠的是公社的每一份子,赵柯更乐于培养社员们,将他们转化为人才。

赵柯问心无愧,整天风风火火地来来去去。

这两年,

双山牌的酸菜和饲料推出更广;

双山公社的粮食产量和机械化在省内都要排在前列;

双山公社是养猪大社,不止四个养猪场供给省城肉联厂,各家各户也都养个一两头甚至更多的猪,也不愁卖,公社会替他们牵线搭桥;

双山公社的小农经济开始焕发生机,在公社的鼓励下,涌现了大批手工品、农副产品,悄无声息地进入到公社的家家户户。

双山公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公社,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。

而大三的下学期,傅杭时隔许久,突然来找赵柯。

他从离开双山公社,学业极其繁忙,大学再也没有抽出过时间回去,且随着他和赵柯两人的忙碌以及学业生活上没有交叉,见面的次数越来越低。

打电话不方便,固定话机不提前约定,很难找到忙碌的人,常常傅杭不忙的时候赵柯忙,赵柯不忙的时候傅杭在忙,更多时候是,一个人忙另一个人更忙。

他们很难提前约定时间打电话或者见面。

两人却没有因此渐行渐远,不约而同地改为通信交流。

“我通过了公派留学的考试,很快就要出国了。”

之前的通信中,傅杭提过他是公派留学的候选人之一,要参加考试。

万里挑一,这肯定是极难的。

赵柯情真意切地道了一声“恭喜”。

这时候,国内外存在着巨大的科技壁垒,落后就要挨打,科技的落后是每一个爱国的科研人员心里的痛。

傅杭道:“我会带着技术回来的。”

赵柯第一次,由衷地表露出对一个人浓烈地感情期待,“等你回来。”

一定要回来。

·

赵柯上大学的第四年,有的同学选择深造,有的学生开始忧虑毕业,赵柯依旧很稳,按部就班地忙碌、生活。

这时候毕业生会分配工作,赵柯依然坚定回双山公社的决定,并且在当年年底,就收拾行囊,一一跟老师同学朋友们告别,准备回双山公社“实习”。

人们都想进城,都想过更好的生活,都想改变命运,很多知青甚至不惜抛家弃子也要离开乡下,这两年还涌起了出国热潮,流行起涉外婚姻,可她竟然真的要返乡!

每个人都忍不住问她:“真的想好了吗?”

想好离开大城市光鲜亮丽的生活,离开优渥的环境,放弃体面的工作,放弃经营许久的这一切吗?

赵柯也带着最热忱的笑容,认真回答每一个人:“早就想好啦,从来就没有变过。”

多年后,跟赵柯同过窗或者有过接触的同学们回忆起她,各有各的印象,有的说她生机勃勃,有的说她精力充沛,有的说她不忘初心,有的说不懂她……

而共同的一点是,在他们未来很多年的人生中,赵柯都是很特别的一份存在,哪怕是曾经看不惯她的人,也佩服她能挥一挥衣袖,就退出唾手可得的名利场,踏踏实实地回基层去务实务农。

他们哪怕自己做不到她这样说走就走,也隐隐期盼着,她能够一直一直地坚守着初心,那他们就有底气一直相信,这个世界上,永远有人在坚守。

很多人未曾察觉的潜意识里,受到赵柯的影响,坚守底线,踏实做事,成长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。

赵柯回公社,时隔两年,赶上了双山公社机器轰鸣、万人齐发的秋收。

她太想念这个场景了,梦里总会出现,而真正站在田埂上看到这一幕时,内心的震撼和感动无以复加。

这就是所有双山公社人忍受严寒也为之奋斗的地方。

这一年整个公社的成果,也是喜人的。

轴承厂不再是双山大队唯一的工厂,产业真正变得多元化。

社员们兜里更鼓,衣食住行就会提升,不止赵村儿大队轰轰烈烈地建砖房,其他大队乃至公社外都有了建砖房的需求。

赵村儿大队的砖供不应求,砖窑到底是小作坊,也需要转型扩大。

在公社主导下,赵村儿大队的砖窑扩建成砖厂,赵村儿大队的建筑队也正式转型,更加规范。

当初,刘兴学留下的设计图比较简单,也不够专业。

公社飞速发展后,赵柯又请他重新设计,保留本地原汁原味的特色的同时,公社和每一个大队尽力体现出不同的风格。

刘兴学为此还带了两个同学,特地回来一趟,一起进行设计。

赵村儿大队是最先全部完成建设的,赵柯今年回来,就见到了新村子的完成体,那是一个质朴的、充满烟火气和本地特色的、梦幻的村庄。

不止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又爱又满足,这一切,他们从前梦里都不敢梦。

赵柯见到也爱的不行。

她还想更好。

赵柯很早之前就想要办的大集,外面商业已经开始复苏,今年的春节在一月二十五号,于是,从十二月份开始,公社先组织起人在内部赶大集。

村民们自制的酒、豆油、豆腐、笤帚、布鞋、衣服等等出现在集市上。

大集在各个大队轮转期间,赵柯跑了好几趟县里,打通了县里的渠道,又把大集带到了县里和其他公社去。

而从这一年开始,双山牌的酒、豆油、大米等产品慢慢成为了本地人不可或缺的家乡的一部分。

·

年关将至,游子归家。

腊月二十八,距离最远的曲茜茜和春妮儿也回到赵村儿大队。

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做准备,凡是看见两人的,都感叹起来。

“外头的水咋这么养人?”

“赵瑞媳妇儿本来俊,模样更立整了。”

“瞅瞅,春妮儿都大变样儿了,哪还看得出以前的影子喽。”

“这咋打扮成这样了?”

春妮儿和曲茜茜到公社就打听赵柯了,听说她回村儿了,便约好放好东西就去她家看她。

赵柯家的新房,有四间屋,家里的每个孩子,就算是出嫁了,也有一间屋子。

赵棉赵枫都不常回来,他们的屋子除了放自家的东西,全都贡献出来,给赵柯放她越来越多的书信。

余三舅当初给打家具的时候,还特地打了好多到顶的柜子,就怕装不下或者落灰或者保存不好糟尽了。

这就导致,赵柯没年过年扫尘都是个大工程,得干干歇歇好几天。

今年赵枫回不来,庄兰去部队陪他过年。

余秀兰热情邀请了于师傅一家来赵村儿大队过年,余秀民也申请到假期,要和林清一起回来过年,他们就约在一起走,都是明天到。

赵建国得在公社卫生所值班到明天,到时候拖拉机去一起接回来。

余秀兰年纪越大嘴越能唠叨,时不时就要到赵柯这儿念叨:“他们这赶得不早不晚,要赶到除夕,客车就不通了,回不来了。”

赵柯边擦灰边道:“姐他们算好时间的,再说,就算小客车不通了,咱们也可以开拖拉机去接。”

“那多冻得慌,你舅妈本来就挑剔,这几年因为孩子不回去,没少埋怨,要是冻着,更完了。”

刘三妮儿人老了,落叶归根就不爱往外走了,但孩子不能不见父母,那头走不开催得不行,她没办法就会带孩子回部队跟父母团聚。

这几年只回了两次。

但不止她想赵村儿大队想得紧,三个小树苗一样抽条的孩子也待不几天就盼着回来。

余岳是个大嘴巴,他妈说这边儿给孩子养得不跟他们亲,他就回来学,余秀兰也不高兴。

不过亲戚之间,这种小矛盾啥时候也停不了,赵柯几乎不管。

现在余秀兰又说起,要是不打断,她后面没完,于是赵柯岔开道:“妈,你不是熬肉冻呢么,快去看看火,别烧完了。”

余秀兰一拍手,刚忙往出走。

随即,外头响起余秀兰惊喜的声音,“茜茜,春妮儿,你俩回来了!”

几声应答之后,两个人走进赵柯所在的屋子。

赵柯的视线完全锁在春妮儿身上。

她的变化说一句翻天覆地不为过。

春妮儿烫了个时髦的卷发,脸上画着精致的妆,穿着小皮鞋,衬衫和女士西裤,外头罩着一件时兴的棉袄。

赵柯笑道:“你这打扮得可真漂亮。”

春妮儿托了托卷发,露出几分腼腆,“我们俩回来的路上,我还说呢,村里人不知道会咋说我,那我也不管,我就得风风光光的,我就是风光。”

曲茜茜相对来说,素净一些,不过穿着打扮也照比从前靓丽了些。

两人说起她们最近在外面的经历。

她们都在南边儿上学,那头发展的快,好些人打扮得时髦极了,生活也不一样,借着这个便利,春妮儿就想倒腾一些带回来,先试试水,看看接受度。

春妮儿从包里拿出一件大衣,“赵书记,这是我们给你选的大衣,灰色不扎眼,你试试看吧。”

赵柯没推辞,脱掉身上的旧棉袄,然后抖开大衣穿上。

她当书记好多年,又在首都见过世面,从来都是脊背挺直,气质也出众,灰色的大衣穿上,整个人像是城里时髦的女郎一样。

曲茜茜夸道:“我们俩当时都看中这件儿了,果然你穿着好看。”

春妮儿则是打量着赵柯,建议道:“要是能穿条连衣裙,再配个围巾,更搭了。”

赵柯现在虽然几乎不穿裙子,但也对她的话表示认可,“要是那样儿,确实好看。”

“那赵书记,你留下吧。”

“多少钱,我给你。”赵柯作势拿钱,在她拒绝之前堵住话,“你不收,我可不能要了,不能让我犯错误。”

春妮儿无法,只得按照买的价格收了钱。

她们聊了一会儿,赵柯深切地感受到两个人的谈吐都不同了,而且并不空泛,十分欣慰,“咱们大队现在条件还可以,带回来的衣服,你们可以拿出来试试,要是有买的,就直接说带回来不容易,买的话稍微涨点儿钱,大家都能理解。”

春妮儿和曲茜茜对视一眼,犹豫,“乡里乡亲的,涨钱能好吗?”

“大伙儿出去赶大集,村里卖一块的东西,出去卖一块二,很正常,他们懂成本。”

春妮儿一听,立马打听起大集的事儿。

赵柯都跟她们说了,有些政策也会指点她们。

春妮儿明显更感兴趣,走得时候还意犹未尽,“赵书记,回头我再过来溜达。”

她们走后,余秀兰看着俩人背影对赵柯感叹:“咱们大队啊,就单护着春妮儿这一件事儿,就积大德了。”

赵柯含笑点头。

春妮儿回来之前,可能担心的是村里人说她“不正经”之类的。

但大家对她带回来的衣服奇怪是奇怪,也有不少人接受度很高,至于涨一点钱,大家几乎也没有意见,只是说:“没漫天要价就行,一个村儿的就太不讲究了。”

这是有缘故的,赶大集啥人都有,就有一个卖鱼的,换个地方翻了翻儿地要价,被举报到公社,罚了才老实。

春妮儿当然不可能漫天要价,有买的,只意思意思要了点辛苦费和曲茜茜一起分。

她们两个审美都不错,带回来的衣服,买的人都很稀罕,干完活出门就穿上显摆。

春妮儿还教她们画了南边儿流行的妆容,帮男社员剪了南边儿流行的发型。

于是,于师傅一家和余秀民、林清看到她们,都惊了。

于师傅一家之前还跟赵棉回来过过年,肉眼见证了赵村儿大队的变化,倒还好。

时隔多年第一次回乡的余秀民和林清打从一进双山公社的范围,就感到了新奇和陌生,看到公社宽阔整齐干净的街道已经够震惊的了,现在看见新的赵村儿大队,几乎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。

林清用极其苛刻的目光扫射。

是农村没错,位置没变,有平房,养鸡鸭鹅,有田地。

可那一个风格的北方乡村平房,为什么那么漂亮?

田地为什么看不到边儿?

鸡鸭鹅……以前没养啊,现在怎么家家都有规整的窝?

而且,他们不是土里土气的吗?不是灰扑扑、脏兮兮的吗?

为什么有人打扮得比好些城里人都时髦?

耳听多少都不信,眼见一次才当真。

刘三妮儿和余秀兰看着她那惊到失态的模样,浑身舒爽,热情地吆喝:“别在外头待着了,快进家,咱家新房暖和着呢!”

他们割舍不掉的家乡,今时不同往日喽~

所以说人呐,不能忘本儿,它生养你的时候不嫌弃,长大了也不嫌弃,说不上啥时候,就引以为豪了呢?

作者有话要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