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晚唐浮生 > 新书还在审核

第三十三章 游刃有余

作品:晚唐浮生 作者:孤独麦客 分类:历史军事 字数:779万 更新时间:2024-05-18 09:18:17

内务府的人很快忙活了起来。

附近很多部落也派了人手过来帮忙,邵树德信守承诺,按日给粮—粮食自然由龙原府支付了。

当他站在高处,俯瞰一片忙碌的工地之时,不由自主地生出感慨:若此地永无战争,到处一片祥和,会创造出多少财富?

嗯,持续用兵三十年,攻灭藩镇无数的邵树德,居然是和平主义者。

河岸码头、加工厂房、地面仓库、地下冰窖、办公场所、员工宿舍、食堂厕所一片片区域被规划出来,图纸画了一叠又一叠。

内务府聘用的数学生跟踪整个捕鱼过程,估算产量,确定人员、物资的用量。营建士亲自操刀设计,确保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,成本最低。

州一级才有的工学生已经开始琢磨生产工艺:是像灵州那样挖池子大规模腌火腿一样好呢,还是使用传统的木桶腌制工艺?

邵树德发现干这类事越来越得心应手了。早年播下的种子,现在一个个结出硕果,开始提供帮助了。这些学生,就是自己的「工具」,在江山这张纸上作画的工具。

非常好用!

八月十九,邵树德离开了驼门河口,返回盐州视察船坊。

如果说渤海国除了城市、田地之外,还有什么值点钱的资产的话,大概就是东京、南京的造船工坊了。

工坊之外,还有大量精通航海的水手、商人。其实这也是资产,而且价值颇高。

船舻司的马万鹏七月底就来了,在工坊内转悠了两旬后,给出了一份简短的报告:龙河浦船坊有官员、工匠、学徒二百余人,经验较为丰富,可堪大用。

另,船坊内还有三艘船只在造,即将完工。「这三艘船,是渤海使团的?」邵树德问道。

「正是。」马万鹏答道:「最迟明年春,他们将派出一个四百人的使团前往日本。」「他们也真是拉得下脸!」邵树德嗤笑道:「热脸贴日本的冷屁股,有意思吗?」马万鹏亦笑:「日本人每次都装模作样,赢了面子,输了里子。」

渤海人在与日本的交往中,并不是每次都居于平等地位,而他们也确实很能放得下身段,并不在意这些「小节」。

文王大兴三十四年(771),渤海青授大夫壹万福率325人访日,日方认为渤海国王的表文太过无礼,不够尊重日本天皇,于是责问之,并退还国书和信物。壹万福「再拜据地而泣」,当场修改表文,道歉,日本才满意,并回赐了大量日本本地丝绸—主要是美浓施。

大兴三十六年(773),渤海国使乌弗须访日,日方以「所进表函,违例无礼者」,「不召朝廷」,令其「返却本乡」。又考虑到「涉海远来,事须矜悯」,赐了部分财物钱粮,让他们回家。

大兴三十九年(776),史都蒙访日,祝贺光仁天皇登基。他们未按规定路线登陆,遭到了日方斥责,但因为是祝贺天皇登基,看在心诚的份上,捏着鼻子允许他们登陆。

随后多年,渤海经常派使团赴日,日本人称其「慕化入朝」,屡屡挑剔渤海进献的国